名国有钢贸企业负责人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较新的社会钢材库存数据为1616万吨,较2月8日大增32.6%,较2017年春节后增长20%,远**业内预期。高库存的一部分因素来自于钢贸商的囤货,相当一部分钢贸商看好开工以后的下游需求。3月的**周将是一个关键节点,钢贸商囤货成本较高,若钢材库存消化不及预期,钢价或再现波动。目前钢贸商们对价格的分歧巨大,该人士认为今年钢市还将依赖政策支撑,但政策具有不可预测性,对于下游需求并不乐观。出于对钢价起伏过大的担忧,他所在的企业目前囤货不多。
徐向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材高库存除了市场年前主动囤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去年11月份以来部分城市限制工地施工,尤其是今年1月份的低温和冰雪天气,导致中东部地区大面积停止施工,钢材需求受到很大影响,库存增加。
“春节后钢材需求会有一个集中性的释放,叠加3月15号北方采暖季限产结束后供应一时难以全面放开,短期内对钢价谨慎看好。”徐向春表示,也要看到市场的隐忧,那就是库存过高,市场要有一个消化库存的过程,如果涨幅过快将会遇到比较大的获利兑现压力。
徐向春认为,今年钢铁下游需求一方面受房地产以及PPP项目等基础设施投资下滑的影响,需求有所减弱。另一方面也有需求的亮点,雄安新区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同时制造业的投资将会低位企稳有所回升,这也会稳定投资需求。今年的钢材需求不悲观也不乐观,或与去年基本持平。
招商证券钢铁团队认为,近期唐山发布非采暖季限产征求意见,河南省公布2018年采暖季限产方案,要求钢企限产30%以上。钢铁股**额收益的核心来自于供给端,2018年供给端逻辑有望继续强化。随着2月底3月初需求旺季的正式启动,加之采暖季限产尚未结束,且部分地区非采暖季限产延续,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显现。届时钢铁股春季行情有望进入*二阶段。
短期来看,成本与需求博弈,短期行情或弱势窄幅整理为主。分析来看,近三四日的价格拉涨过快,涨幅过大,市场虽然有拿货需求,但是涨幅过快加剧商家观望情绪,据了解今日市场整体出货放缓,部分品种出现20-30元/吨的回落。因此短期来看,年后这波涨幅需要时日消化,短期来看行情或弱势整理为主,幅度为30-80元/吨。但是需要点明的话,需要关注层面,如若持续不跌的话,行情或仍将有支撑。
中后期来看,钢市仍有望继续拉涨。分析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为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限产地区增多,据了解目前霸州、河南、天津等地区均出台限产方案。限产一定程度上减少供应量,同时对市场心态有提振,支撑市场。据统计,三月带钢企业检修增多,瑞丰、天柱等7家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限产,对钢管行情形成利好。二是进入三月份,随着天气回暖,需求将逐渐启动,同时企业和贸易商手中库存均不大,支撑市场。三是市场心态谨慎乐观,据了解目**成以上商家对后市谨慎看好,心态向好刺激拿货积极性,支撑市场。因此来看,三月利好仍偏多,预计钢价或继续上行。但是需要点明的是,三月中旬取暖季限产将结束,届时供应或呈现增加趋势,加上走势的不确定性,对行情有一定的制约。因此中下行行情可能会伴随阶段性理性回落的需求。但综合来看,三月趋势或整体震荡上行为主。
钢企要利用好资本、债券两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替代银行贷款,减轻付息压力。要进行资产证券化和资本运作,开展项目融资,以扩大资本金,降低负债率。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社会投资者,成立各种投资基金。
就在十天前,安钢集团与建行合作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首期首批16亿元资金已顺利到位,安钢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突破进展。此次项目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分三期实施:首期规模30亿元;二期30亿元;三期40亿元。但由于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收紧、资金成本持续上扬,安钢债转股首期资金分成两批,其余14亿元后续将到位。
徐向春认为这对行业是一个积极信号,意味着钢铁行业实施债转股从以前框架性的协议进入到了实质性操作阶段。这将为行业企业提供借鉴和经验,增强实施债转股的信心。相对其它大银行而言,中国建设银行在债转股、降杠杆方面的探索走在了前面。
不过,实施债转股的成效不尽相同。去年有几家破产的钢铁企业,比如东北特钢、重庆钢铁,实际上也有债转股成分。徐向春说,这种形式的债转股对债权人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比较大。
“所以要在行业持续好转时,及时把企业一些深层次问题加以解决,而现在整个钢铁行业正处于盈利比较好的时期,起码未来一两年可以继续维持这种良好的局面,企业资产不贬值不缩水,这对于企业实施债转股是一个良机。”他说道。
然而,目前国家对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债务处置诸如去产能涉及的债务重组、债务核销以及兼并重组企业经营困难情况下如何进行债务处理等问题,尚未出台明确政策。
屈秀丽解释称,在去产能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是部分产能退出,资产相对易界定,但因为不是独立法人单位,对应的债务难以分割,其融资渠道涉及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较多,资金来源复杂,债务认定困难。据了解,近期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债务处置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