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钢管的耐腐蚀性能,对一般钢管进行镀锌。镀锌钢管分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热镀锌镀锌层厚,电镀锌成本低,表面不是很光滑。吹氧焊管:用作炼钢吹氧用管,一般用的焊接钢管,规格由3/8-2寸八种。用08、10、15、20或者195-Q235的钢带制作成的,为了防腐蚀,有的要进行有效渗铝处理。
老房子大部分是用的都是镀锌管,现在煤气、暖气用的那种铁管也是镀锌管,镀锌管作为水管,使用几年后,管内产生大量锈垢,流出的黄水不仅污染洁具,而且夹杂着不光滑内壁滋生的细菌,锈蚀造成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六七十年代,国际上发达国家开始开发新型管材,并陆续禁用镀锌管。中国建设部等四部委也发文明确从二000年起禁用镀锌管,目前新建小区的冷水管已经很少使用镀锌管了,有些小区的热水管使用的是镀锌管。 从业务原理角度来看,何建辉认为,“托盘”业务与、行业的配资类似,托盘方理论上并不承担风险,当钢价下跌**过一定幅度时,托盘资金将会以低价甩货的方式来避免损失。
对于“托盘”业务产生的原因,何建辉认为,钢贸“托盘”业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金融监管趋严,中小贸易商在资金不足、资质不够的情况下,只能依托资金充沛、有议价能力的大型企业进行代购,其初是为了缓解贸易商的资金紧张局面。不过,随着市场投机氛围变浓,近年来托盘比例显着增大,造成价格剧烈波动。
在曹有明看来,钢市“托盘”资金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首先,近两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比较看好春节之后的行情,而贸易商自有资金比较有限,资方就与贸易商合作,“赌”春节之后的一波行情,期望着在消费旺季赚一笔“快钱”。其次,近两年,银行收紧对贸易商的贷款,造成贸易环节资金链紧张,且很多钢厂也不再接受某些城商行的承兑汇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状态。因此,钢材贸易商才不得不选择与“托盘”资金合作。
实际上,钢贸“托盘”业务由来已久。据何建辉介绍,近年来,由于“托盘”资金甩货导致的价格加速下跌屡见不鲜。有统计显示,2017年3-4月托盘资金比2016年同期增长**以上。
对于钢贸“托盘”比例扩大的原因,何建辉分析认为,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2016年以来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对钢价预期显着好转,由于今年春节前钢材社会库存偏低,贸易商囤货投机氛围较浓,“托盘”比例显着增大;另一方面,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市场资金面进一步趋紧,2018年2月M2同比增速已经下降至8.8%,贸易商在资金来源方面更加依赖托盘方。
据光大调研了解到,钢铁“融资盘”的保证金比例在10%-30%左右。其中,内陆地区杠杆比例并不高,杠杆比例较高的是沿海城市,如杭州、上海、乐从。
谨防虚假繁荣
夏学钊认为,当前钢市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在库存压力消化前,钢价走势都难以乐观。预计4月份钢材市场可能出现供需双升局面,钢价即使出现反弹,力度也较为有限。
“由于目前钢材价格已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而需求方面受到买涨不买跌影响,释放稍显缓慢,但需求始终存在。一旦价格止跌企稳,被压制的终端需求就有可能被重新激活,对现货价格形成有力的支撑。不过,当前市场的预期转空,整体对未来的判断偏悲观。且从季节性规律看,每年3月-5月价格都容易出现下跌。因此,'银四’行情至多也就是**跌之后的反弹,不能有过高的期待。”曹有明表示。
在这种悲观预期下,又会对“托盘”业务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后市托盘资源大量抛出,会造成市场大幅度的踩踏性下跌。”邢月表示,“托盘”的保证金数量与钢市行情变化有关。一般来说,当钢价处于上涨的时候,托盘方会比较放心,但如果钢价连续下跌,托盘方就会评估钢贸商的风险,进而要求其追加一定的保证金,若贸易商未能支付保证金,就会出现清仓割肉情况,而增加的市场供应又会进一步拖累钢价。
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现恢复性增长,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90.5%,但2017年行业亏损面仍有20.6%,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仍高达67.8%,债转股面临明股实债、落地难两大拦路虎。
这是3月27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信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出,2018年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依然较重,首要措施是推动大基地、大集团建设。据透露,当前,从*到地方都在酝酿兼并重组新动作。不过,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待解,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
重量系数编辑
公称壁厚mm 2.0 2.5 2.8 3.2 3.5 3.8 4.0 4.5
系数c 1.064 1.051 1.045 1.040 1.036 1.034 1.032 1.028
钢的牌号:Q215A;Q215B;Q235A;Q235B
试验压力值/Mpa:D10.2-168.3mm为3Mpa;D177.8-323.9mm为5Mpa。
镀锌管理论重量表及公式
镀锌管理论重量公式:(直径—壁厚)x壁厚x0.02466*1.0599=每米重量(公斤/米)
利润增长近三倍
2016年2月,**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用3年至5年时间,煤炭产能再退出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2017年,煤炭行业**额完成年初提出的1.5亿吨目标任务。据相关部门数据,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煤炭去产能5亿吨以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化解过剩产能的成效开始显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增长3.3%;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2016年同期利润为757.8亿元)。
“进入2018年以来,市场运行平稳,行业效益持续好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主任杨显峰介绍说,今年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量5.16亿吨,同比增长5.7%。据调度,3月前20日全国主要产煤省部分重点煤矿产量同比增长10.4%。同时,今年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2.8%,利润426.6亿元,同比增长19.6%。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煤炭行业整体效益回升的同时,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负担较重,部分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部主任张宏坦言,2017年行业亏损面仍有20.6%,特别是一些去产能任务重的老矿区、老企业、老煤矿职工和矿区工亡遗属、工伤残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还需要解决。